《佛说业报差别经》原文白话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fe31a410102yylh.html 2017-09-03 19:10:32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力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是个开始,咱们就过去了。后面这个状况,他就反复讲,先列举出来了,后面有个详细地说明。我们对列举的这些简单念念过去了。 【经文】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 “佛告首迦。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这个很重要。就说咱们一切众生,六道一切众生一切都属于业力,都是由业力造成的,跑不出业力。依止于业,我们现在生活,我们成为人身了,依止于哪儿?依止于我们的业力,没有这个业力,我们就成不了人,就活不在地球上,就没有住在这个房子里边,一切都是依止于业。没有这个业,你就不可能出现。 “随自业转”,这个也很重要。尤其这个在家庭中间很重要,孩子不好,就骂开了;对方不好、不如意就骂开了,这个我们管不了,实际上就是自己随自业转。过去不是有句话嘛,就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就是这个意思。平时看起来我们好像在一起,家里你都得听我的,你不听我的怎么地了,到关键的时候,谁也管不了谁,都是随自业转。包括现在的自然灾难、包括我们现在经济的危机,都是这样的。平时我们看不到这种情况,但是到了关键时候就出来了。 “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就是业啊,自己造的业不同,就是随自己的因缘,就会有上中下三种差别。 【经文】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现在咱们这个社会病多,而且很多这些上年纪的老太太都是综合症,好多病同时都有。“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小威势就是有没有权利吧,用这个来表示,或者说是有福报没有。“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这个是印度说法,印度有四个种姓。“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多资生就是财富多不多。现在一说有排行榜,谁有几百亿,那么咱们有多少?咱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这个资生业。“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现在这个社会更多,邪教也很多。“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这个是六道,六道轮回。“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就是天上,有色界天,无色界天和欲界天。“或有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 【经文】或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或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或有业能令众生半地狱寿。或有业能令众生暂入即出。或有业作而不集。或有业集而不作。或有业亦作亦集。或有业不作不集。或有业能令众生初乐后苦。或有业能令众生初苦后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初苦后苦。或有业能令众生初乐后乐。或有业能令众生贫而乐施。或有业能令众生富而悭贪。或有业能令众生富而能施。或有业能令众生贫而悭贪。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乐而心不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得心乐而身不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不乐。或有业能令众生命虽尽而业不尽。或有业能令众生业虽尽而命不尽。或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尽。或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不尽。能断诸烦恼。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或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或有众生。习行十不善业。得外恶报。或有众生。习行十种善业。得外胜报。 【经文】复次长者。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是名略说世间诸业差别法门。 这就说具体的了。“复次长者。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咱们经常到寺庙,“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宝盖就是咱们佛家用的那个圆的宝盖。“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就是布,向下的那个幡 。“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敲钟,还有铃。“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靴履就是鞋子。“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恭敬合掌也有功德。“是名略说世间诸业差别法门。” 随诸业差别,所以咱们依止于业,随业流转,我们才能有差别,否则都没有差别,每个差别都不同。差别不同刚才就讲了,有的是丑陋的,有的是端正的,有的是富裕的,有的是贫穷的,有的是十业道各自住的地方,完全不同。这个佛例举了大量的实例。这个咱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观察。前边这些现象,后边还会说。 【经文】佛告首迦。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 “佛告首迦。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这个就开始讲了,这是分析了。得短命报有十种原因。“一者自行杀生。”自行杀生就是自己去屠宰,做屠宰。“二者劝他令杀。”劝人去干杀生的事。“三者赞叹杀法。”就说拿刀子杀好呢,还是拿绳子杀好呢?是赞叹杀法。包括战争也是,现在战争咱们是开始研究得越来越高级了,用这个激光开始杀了。“四者见杀随喜。”看见杀生,我们还挺高兴。见杀随喜我想有个例子,我们在大同那,有个人呢,他就干什么呢?别人自己杀猪杀羊他就去帮忙,他就干这事,他自己不杀,他就去帮忙,这个叫见杀随喜。他看见杀动物他挺喜欢。什么情况都有。 “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就说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我就想办法就说让它灭了。心里边就想着说让它灭了。这个我们也很普遍,大家不喜欢,假如说这个欺负我了,或者说哪个地方做得不好了,让它关了得了。咱们多会可能有这种想法。包括现在这个恐怖袭击,不就这个吗?拉登呢,就觉得说美国是个邪恶的,所以用飞机去撞它去。美国呢,觉得拉登邪恶,就用飞机去轰他去。大家都是这样,于恶憎所,欲令丧灭。这个“欲令丧灭”就说还没实践,是心里想着,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个想法,你有这个想法就会有什么问题呢?短命报。没实践我们做了,就有短命报。“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就是拉登把那个世贸炸了,哎呀,高兴死了,这叫心生欢喜。这个也是短命报。我们看见这些毁灭呀,灾难呀,别心生欢喜,你心生欢喜以后,就是短命报。“七者坏他胎藏。”怀胎了,劝人家,得了,坏了。有时是动物,有时是人,人中现在很普遍。“八者教人毁坏。”做啥呢?做破坏的事,而且是教唆,教唆人去干这事。你看,佛在里边讲的,他都不是说直接,直接也有,自行杀生,更多的讲的是什么呢?是劝他杀的,或者是我们心地上起了念。“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过去搞祭祀,用动物杀来祭祀,这种天祀,也是短命报。“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搞军事,包括现在有网络,网络里打仗,大型的那种网络游戏,就是教人干这种事,互相残杀。“以是十业,得短命报。”这里边讲更多的啊,一方面是有自己直接干的,更多的什么?意念、意业、意恶,意里边杀的。这个就造成短命报,很可怕的。所以说,见着教我们破坏、类似破坏、杀生的、毁灭的这些书籍、短信、电影、游戏,都不能沾。沾了以后,就很简单,佛说了,短命报。而且你不做,你要劝别人做一下,也是短命报,一样的。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这是相反的。“一者自不杀生。”自己不杀。“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我们现在经常放生,而且有时是随喜放生,从这佛就讲了,你随喜放生也有功德。也得长命报。为什么呢?你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你就长命。“五者见彼杀者。方便救免。”想方设法,包括现在我们看别人杀生了。看到网上就说,我不吃了,但是我得给家人做。那没关系,你必须得给人家做,你不做人家不高兴。但是呢,你即使做,要给它念三皈依,念佛。这就说了“见彼杀者。方便救免。”这也是一种方便。“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看见那些因为看见死而心生恐怖的人或者动物,我们安慰其心,这个也能长寿。“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 看见现在很多人无缘无故在家里边呆着就恐惧、害怕,连厕所都不敢去,这就是见恐怖者,施与无畏。还有现在灾难很多,大家心里没底,我们能教给人安慰,让人家把这个怖畏的心放下来,这也是施无畏,这也能长寿。“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看到别人做什么不好了,我们去帮助,做一做,这个就是“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这个也能长寿。“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就说佛菩萨慈悯悲心、大悲心,这都能长寿。尤其是急难的,灾难的,这个要去帮。“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就说施食,这个都是长命报。这就和刚才短命的相反。总之,能够帮助众生,让众生受益,减少痛苦,让众生长寿,减轻这些灾难痛苦,不仅让他们受益,还让他明白受益的理念更好地发扬光大;心里边也起慈悲的心,同情的心,恻隐之心,这个都是长命。相反的,这都是短命。所以这个咱们大家自己要结合,平时我们做的跟这个相符不相符,不相符的我们一定要改正,尤其是心里边。杀业,我们目前只要你不吃肉,不打小动物,一般没事,但是心里边的意恶很普遍,这个很普遍。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以是十业。得多病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病报。”这个尤其对现在更直接。“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喜欢什么呢?打骂众生,或者就说是用各种方法破坏众生。“二者劝他令打”劝别人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这个也很重要,对父母啊,你不能恼乱父母,让父母心里边烦恼。“六者恼乱贤圣。”贤圣,你别去惹他去,惹完了以后得病。因为什么呢?贤圣呀,他都是清净,他都是讲法的,普遍救度众生的,你别扰乱他。扰乱他,你等于破坏了其他人受益的机会了。“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看见别人病了,招了灾了,我们高兴。“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看别人病好了,我们反而不高兴了。“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别人得胃病了,你给他治肝的药,这就是也得病,自己也多病,你必须对症。“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这个更普遍了,吃的咱还没消化,又开始吃了。有一个来打七的同修说是吃完就吐,吐完就吃,吃零食。零食都被大家分了,她还偷偷地跑出去买。这就是这样,这里讲了宿食不消,而复更食,这个现在很普遍。有厌食症,对吧?还有多食症。这就是多病,你这样做是多病,你看,这个多病报,佛讲了,这里边喜欢打拍众生,破坏众生,心中恼乱众生,这都是多病。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赞不打法就说武术那些东西啊,我觉得可能不是这些。“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这个很重要。“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看见这些贤圣,咱们这个社会很难理解,对我们来说,一般说长者呀,老师呀等等,他们病了以后,我们要爱护。“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看见我们的仇家、对头病好了,我们也要心生欢喜。不能因为我们有矛盾,人家一来病我们就高兴,好了我们生气。这个最终会作用到我们自己身上,也会有病或者没病。“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看见人家病了,咱心生慈悯。“八者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看见人家病了施与良药以后也让他好,然后劝人家也去施药。“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这个佛讲了,就是吃饭咱吃个八成饱就行了,不能太多。这个佛讲了,你看,两千五百年前讲的跟咱们现在这个卫生啊、饮食习惯都是一样的,都劝吃饭要节食,节量。不能吃太饱,这个能少病。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十者习诸恶行。以是十业。得丑陋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一者不嗔。二者施衣。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六者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丑陋报。”这个大家尤其女孩子最关心这个事儿。“一者好行忿怒。”这就讲了,好行忿怒,爱生气,莫名其妙地生气,或者有原因了,我们就生气了。这个得丑陋。“二者好怀嫌恨。”心里边老是计较,那个人坏,那个人怎么地了,这个就叫嫌恨。这个呀,别人没事,我们会得丑陋报,千万不要做这些。“三者诳惑于他。” 诳惑就是说瞎话,本来没有的他说有,诳惑他;或者说哪有什么东西,其实啥都没有;或者说并不好,你说人家,称他好,骗人家。诳惑,这个得丑陋报。“四者恼乱众生。”也得丑陋报,不要恼害众生。不要无缘无故,人家都安安静静呆着,去了就瞎折腾就不行。“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这个也得丑陋报。到了父母那,我们不是发自内心地爱敬父母,这个有问题。“六者于贤圣所。不生恭敬。” 于贤圣不恭敬的,就得丑陋报。“七者侵夺贤圣资生田业。” 贤圣他有一些物产或者什么,他用于养活他自己的,你侵夺它,这个也得丑陋报。为什么归纳到这儿呢?因为你损恼了贤圣,让他不能够去教化人,你就得丑陋报。“八者于佛塔庙断灭灯明。”佛塔寺庙,人家本来点着灯,你去没经过人家允许,就给人家把这些灯呀、照明的东西拿走,毁灭,这个就是得丑陋报。“九者见丑陋者。毁呰轻贱。”看人家丑陋,骂人家,看不起。“十者习诸恶行。”看见不好的,咱就去干,一块去,这个都得丑陋报。尤其是这里面,不光是自己愤怒,逐渐引伸到嫌恨,到诳惑,恼乱众生,不爱敬父母,不恭敬贤圣,最后引伸到塔庙这儿,断灭灯明。所以这里边实际上更多的讲的是心地,讲的全是心地。你心里边不恭敬,恼害别人,老爱生气,慢慢地毒素就发作到我们身心上,身心发作到脸上,就是丑陋了。所以一定要有正见。 “复有十善,能令众生得端正报。一者不嗔。”不生气,“二者施衣。”施衣呢,就是布施衣服。“三者爱敬父母。四者尊重贤圣。五者涂饰佛塔。” 佛塔哪儿脏了,你擦擦,或者涂涂颜料这一些,可以得端正报。“六者扫洒堂宇。”作卫生,这咱们大家都爱干净,把它打扫干净,这就属于扫洒堂宇。“七者扫洒僧地。”这是寺庙,打扫洒水。“八者扫洒佛塔。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这个很重要,心地一平了,你就外貌业力也平,千万不要起这个轻贱的心。“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看见人家端正、周正,长得很好,特别地端严,那么我们立即就明白,这是过去造了善,行了善了,没有诽谤别人,得来的这个果报。明白这个宿因以后,我们也能得这样的果报。“以是十业得端正报。”这个丑陋和端正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你长得丑,可能对象也不好找。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心中不要产生慎恨心,不要积毒,不要积下这个毒素,这个毒素都会发作到我们身心内,很可怕的。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五者见失名誉。心大忻悦。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八者劝人修习少威德业。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以是十业。得少威势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小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起嫉妒心。”你嫉妒别人,你的威势就小,威势什么意思呢?影响力。像阿拉伯国家的那个国王、王子来了,那有威势,是吧?国王、总统来了,俄罗斯总统来了,那都有威势,前拥后呼的。咱们没有,咱们到哪去,没人理,对吧?为什么得这个呢?第一呀,不能起嫉妒心,你起了嫉妒心,将来你的威势就小。“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这跟刚才的说法不一样,刚才说看到别人病好了,见冤家病好了,我们就生气了。这个是见他得利,心生恼热。看见别人得了好处了,挣了钱了,我们心里边就烦恼了。觉得说凭啥他得,我们没得,这很普遍呀!大家在家里边、工作中间,也是你奖金多了,加多了,他少了,对吧?这个佛说了,你如果是这么做,看他得的利多利少,心生恼热了,我们怎么样?你就得小威势,没啥威势。“三者见他失利。其心欢喜。”别人丢东西了,高兴死了;或者别人破产了,我们特高兴。这样的心理呀,你自己也不得利。“四者于他名誉。起嫉恶心。” 看人家有很好的名誉,我们心里边也是恨他,给他弄弄坏。“五者见失名誉。心大忻悦。”看见别人名誉扫地了,高兴。“六者退菩提心。毁佛形像。”菩提心退失,更普遍,菩提心刚起,过一会儿,得了,算了。毁佛形像。这个都是得小威势报。“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无心奉侍。”到父母那、老师那,没有意识去奉侍他。“八者劝人修习少威德业。”相同。“ 九者障他修行大威德业。”别人修好的方法,我们障碍。别人修习不好的,我们劝人学。“十者见少威德者。心生轻贱。”我们自己不怎么样,看见别人呢,心里边还更差。你看这个讲的全是心理,全是心理呀!我们这个很普遍。现在社会嫉妒心、恼害心;看见别人好了,自己就生气的心;看见别人坏了,自己高兴的心,很普遍呀!我想估计可能每人都有。你这样做了以后啊,别人没事,别人肯定没事,我们有事,我们有啥事呢?我们就少威势了。 【经文】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贱。以是十业。得大威势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大威势报。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嫉妒。二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三者见他失利。起怜愍心。四者于他名誉。心生忻悦。”人家得了名誉,我们高兴。“五者见失名誉。助怀忧恼。”人家名誉丧失,我们也心里不高兴,心里边烦恼。“六者发菩提心。造佛形像。奉施宝盖。七者于己父母及贤圣所。恭敬奉迎。八者劝人弃舍少威德业。九者劝人修行大威德业。十者见无威德。不生轻贱。”人家没啥势力,我们就别看不起人家。这个威德就是我们的社会地位,用这个说可能简单。社会地位高,显然人家就生活各方面受人敬仰;社会地位低,显然我们自己心里感觉都也不是很好。这里边就讲了威势,威势的意义。这里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嫉妒心,恼害心,心中不平。心中老是伤害对方、伤害别人,最后伤害的谁?伤害的是自己。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一者不知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门。四者不知敬婆罗门。五者于诸尊长。而不敬仰。六者于诸师长。不奉迎供养。七者见诸尊长。不迎逆请坐。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诲。九者于贤圣所。亦不受教。十者轻蔑下族。以是十业。得下族姓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下族姓报。”下族姓就是印度方面,在咱们这也有,可能现在说法就不是下族姓了,“一者不知敬父。”不知道恭敬父。“二者不知敬母。三者不知敬沙门。”沙门就是出家的师父。“四者不知敬婆罗门。” 就是印度的种姓。 “五者于诸尊长。而不敬仰。六者于诸师长。不奉迎供养。七者见诸尊长。不迎逆请坐。八者于父母所。不遵教诲。九者于贤圣所。亦不受教。十者轻蔑下族。以是十业。得下族姓报。”这就是心中对众生起不了恭敬心,尤其对父母、师长等等,包括佛教这些,都是这样。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一者善知敬父。二者善知敬母。三者善知敬沙门。四者善知敬婆罗门。五者敬护尊长。六者奉迎师长。七者见诸尊长。迎逆请坐。八者于父母所。敬受教诲。九者于贤圣所。尊敬受教。十者不轻下族。以是十业。得上族姓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上族姓报。一者善知敬父。善知敬母。善知敬沙门。善知敬婆罗门。敬护尊长。六者奉迎师长。见诸尊长。迎逆请坐。于父母所。敬受教诲。于贤圣所。尊敬受教。不轻下族。”这是相反的,实际上这里边最重要讲的是什么?就是恭敬心、尊敬心。你不恭敬,没人恭敬你,一样的;你恭敬了别人,别人也恭敬你,就这么简单。对万事万物我们都恭敬了,万事万物也恭敬我们,我们一样就受人敬仰,一样的道理。过去释伽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里边讲过,他过去修过什么呢?修过常不轻菩萨,修过一世。他看见任何人,他都要跪拜,就心里说我不敢看轻,因为你将来能成佛度生,不论任何人,修了一世这样,修恭敬心,这是佛在跟我们表法。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当然在咱们这个现在社会这么做,人家骂我们神经病了。你心里边要恭敬,行为上要恭敬,要做到正常。你一旦做的不够,这个恭敬不够,将来呀,同样我们生的地位,生的这个家庭就不好。有的人,你看,我们现在家庭很好,为什么呢?恭敬心,恭敬心在这里边。 【经文】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就是物质匮乏吧,就这个意思。老是东西不够。“一者自行偷盗。”你财物少,原因什么?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现在好多小说都写那个神偷,这叫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父母那呢,该给的不给,还从那拿点,减少点。“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别人能得到好处,咱们想方设法给他找点折,不让他得。“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别人去帮助人,我们心中起不了随喜的心。你这样不起随喜心,将来也少资生报,就这么简单。这是心的力量,心的力量可以引发我们外在物质的力量。所以普贤菩萨说老要随喜功德呀!你随喜了以后这就是力量,心就产生的一种力量,心生万物,我们将来物质就多。这个随喜很重要。我们没有钱,没有资金,没关系,我们去随喜,放生我们去随喜,帮帮忙,这是一样的。“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看见世间得了饥荒了,我们心里不仅不怜悯还高兴,这个都是少资生报。这跟偷盗和物质都有关系。这是分了十个方面来说的。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一者自离偷盗。二者劝他不盗。三者赞叹不盗。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以是十业。得多资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一者自离偷盗。二者劝他不盗。三者赞叹不盗。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就是恭敬师长、父母。“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就是老要给人便利。“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看见别人老帮助别人,我们要欢喜。“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这个都跟物质偷盗有关。把十善这个偷盗方面反复地来说,又分成了十条反复地来说。因为你偷盗了以后,将来我们物质的果报就少呀。那么相反就多。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恶法。三者不能受持修习正法四者赞非定法。以为定法。五者吝法不说。六者亲近邪智。七者远离正智。八者赞叹邪见。九者弃舍正见。十者见痴恶人。轻贱毁呰。以是十业。得邪智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善法。三者闻持正法。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五者乐说正法。六者亲近正智人。七者摄护正法。八者勤修多闻。九者远离邪见。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以是十业。得正智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就是邪见。这个也很重要,“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就说有事呢,你就应该问智慧的沙门、出家师父,婆罗门就是长者。“二者显说恶法。”恶法呢,公开去说,公开去宣扬。这现在你到网上去看,非常普遍,显说恶法。“三者不能受持修习正法。四者赞非定法。以为定法。”本来是不定法,你就说定法。打个比方说,什么叫定法?佛说了,诸行无常,万事万物一切都没有固定的。因为它都有生住坏灭,咱们有的人就说了,这个地球是永恒的,这过去有人说过,有这说法,现在就这么说。这叫“非定法以为定法”。“五者吝法不说。”自己有方法,不说,怕人得了好处。“六者亲近邪智。”这邪教很多呀,亲近邪智。“七者远离正智。八者赞叹邪见。九者弃舍正见。十者见痴恶人。轻贱毁呰。”看见那些痴呆的、各方面人,我们看不起人家,我们将来就得邪智报,一张口就是瞎话。现在有的人讲得很好,满嘴的胡话,还讲得听的很有道理,但是似是而非,这就是邪智。看起来讲得很好,其实都是骗人的。为了什么?为了他自己一个私利的心。咱们这个社会太普遍了,太多了。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正智报。一者善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二者显说善法。”善法,佛的五戒十善呀、正法都要普遍地去多说。“三者闻持正法。”听到了,我们要修持正法。“四者见说定法。叹言善哉。”这个佛讲根本方法我们要赞叹,做好。“五者乐说正法。”喜欢说正法。“六者亲近正智人。”正智慧的人,我们要亲近。“七者摄护正法。”正法我们要护持。“八者勤修多闻。”自己平时多习修,多闻、多了解,这个我们也建议大家要实修为主。每天精勤修行,所以我们说每天要拜忏,诵经,念佛,就是这个意思,要勤修!多闻呢,随着自己修行的程度,多听闻佛法,多看看相关这些佛教的知识。勤修多闻啊!“九者远离邪见。十者见痴恶人。不生轻贱。”人家有残疾、有智障,我们千万别轻视他。你轻视了,我们也会得同样的报。很可怕的!所以正智,邪智,是决定我们将来修行成就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大家学习我们这个方法,有的人一听就懂,就照这个去做,非常快;有的人来了以后有障碍,这个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过去修行啊,实修的是邪智还是正智的问题。过去是邪智,你现在想得到正法,就难,就有障碍。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一者身行重恶业。二者口行重恶业。三者意行重恶业。四者起于断见。五者起于常见。六者起无因见。七者起无作见。八者起于无见。九者起于边见。十者不知恩报, 。以是十业。得地狱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地狱报。”这个讲六道了。“一者身行重恶业。二者口行重恶业。三者意行重恶业。”身口意。“四者起于断见。五者起于常见。”这是佛经里经常说的断见和常见。看见这个世界,我们认为人死如灯灭,这就是断见。常见呢,认为经常地,别人说吃肉有营养,我们认为正常。“六者起无因见。”认为这个世界任何事情没有因果,无因就来这事了,这个咱们也很普遍。“七者起无作见。八者起于无见。”无见就是代表有无的问题,本来有,你就认为没有、认为无的。“九者起于边见。”看问题啊,老倒一边去,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十者不知恩报。”不知报恩。“以是十业。得地狱报。”有的很多是恶浊的,这个都是地狱报,很重。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二者口行中恶业。三者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者从嗔烦恼。起诸恶业。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十者行于邪淫。以是十业。得畜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口行中恶业。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这个也很普遍,起了贪念,起了烦恼念,这个很普遍。由这个你起来了,开始造恶业了,这个是得畜牲报。“五者从嗔烦恼。起诸恶业。”我们生气,起了烦恼了,就开始干各种事了。很多是家庭吵架了,不高兴,一生气,吵,就开始干上了。“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贪烦恼在这个社会很多嘛,报纸上登的有贪官,对吧?心里起了贪了,这就弄这弄那的。“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 这个不干净的东西,不要给别人去布施去,布施一定要是清净的、最好的。“十者行于邪淫。”邪淫在《地藏经》里边也讲过,得雀鸽鸳鸯报。佛在这个经里边讲,这是畜牲报。这比地狱要轻了,是中恶业。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四者起于多贪。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妒。七者邪见。八者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者因饥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业。得饿鬼报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一者身行微恶业。二者口行微恶业。三者意行微恶业。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十者回诸善根。向修罗趣。以是十业。得阿修罗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饿鬼报。一者身行轻恶业。二者口行轻恶业。三者意行轻恶业。”身口意犯的恶业相对轻一些。“四者起于多贪。”比刚才那个得畜牲报要好一些了。你多贪到鬼道。你要是说从贪啊,已经多贪到什么?已经烦恼了,就开始乱来了。这个往往是畜牲道。“五者起于恶贪。六者嫉妒。七者邪见。八者爱着资生。即便命终。”这个也很重要。你到了临终的时候呀,你放不下,心里边就想着说,哎呦,我对孙子放不下;想着说,哎呦,还有好东西,收集的古董还没放下,这个命终以后到鬼道。“九者因饥而亡。” 饥饿了,饥饿死为饿鬼,出生在饿鬼。“十者枯渴而死。”渴死的,也到饿鬼。这是地狱、恶鬼、畜牲三恶业。一个比一个重,业力感召同样也越来越重。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阿修罗报。一者身行微恶业。”恶业少,微恶业。“二者口行微恶业。三者意行微恶业。四者憍慢。五者我慢。六者增上慢。七者大慢。八者邪慢。九者慢慢。”这几条都讲的什么?你看,阿修罗最重要是什么呢?憍,我慢。这个慢字分了好几种,增上慢,一看他,好像总比别人高人一头,你产生的这个呀,有可能你要到阿修罗道去。“十者回诸善根。向修罗趣。 ”我们干了什么事,我们想说以后我们往生到阿修罗那一道去,这个回向很重要。“以是十业。得阿修罗报。”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邪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绮语。六者不两舌。七者不恶口。八者不贪。九者不嗔。十者不邪见。于十善业。缺漏不全。以是十业。得人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人趣报。”这到人道了。这个就十善了,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修了十善就到人道去,那么说了,“于十善业。缺漏不全。”十善业呢,有的没修到位,这就到人处。 【经文】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这十善,咱们呀,不仅修而且把它增上,越修越多,越修越好。由善业的这种力量升到哪?升到欲界天去。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色天报。所谓修行有漏十善。与定相应。”还是修的十善业,但是有漏,就是什么?修的不圆满。修到一定程度,老是差一点,或者说是反悔了。但是能修定,能禅定,能修戒定,有定。一结合,这个就生到色界天。 【经文】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 “复有四业。能令众生得无色天报。一者过一切色想灭有对想等。入于空处定。”这个就是到了无色界天的时候,你对于一切色,我们所有行行色色的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呢?有对和错这个区别了。我们一般每个人一起个念都想,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这个好,那个坏,一般是二元世界。等到什么时候呢?你修的没有对错想法了,看见万事万物都没有对错想法,这个时候可以升到无色界天。你没有对错想,慢慢、慢慢地可以修定,到那入于空处定了。很多人修行照我们的方法,大家也说念佛有时候入定,这个时候定就是这个现象。灭有对想,又有空想,这是空想,这个只能到哪?升到天上去。这种力量可以升天,升到无色界天。三层主要的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个无色界天,可以说在天里面是比较高层的天了。“二者过一切空处定。入识处定。”那么在这个身心有了空了,对错都没了,入了空定以后,再深入一步,就到哪了?识处定。意识里边的定。“三者过一切识处定。入无所有处定。”我们觉得呀,这个定就是哪都没有了,啥都没有了,我们也没有了,这个是真正的定吗?还不是。这个只能叫做无所有处定。是自以为无所有,其实还有,还有“我”一念。这个东西还没放下来。“四者过无所有处定。入非想非非想定。”你觉得无所有处,你定下来了,啥都没了,觉得空了,真空了,识都没有了。连把这个意识——这个里边都觉得没了,但是这个时候就产生什么呢?非想。我想都不想了,连这个念头我都不想了。不想这个念头也不想它了,叫非非想。这个往往就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了,这就是最高一层天,六道最高一层天了。“以是四业。得无色天报。”这个空定、识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得无色界天的报。所以说大家刚刚开始有这些空定,这个修行,如果不按佛法修呀,我们可能有问题,有可能到哪呢?到天上去,这个不是究竟。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若业非增上心作。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受生。是名不定报业。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决定报者。若人于佛、法、僧。及持戒人所。以增上心施。以此善业。发愿回向。即得往生。是名决定报业。”这是一定能实现的。佛讲了,就是我们修行佛法,遵守五戒十善、把这个功德,念佛回向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能成就。这个佛给我们讲的是决定往生。“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不定报者。”就是不肯定的。“若业非增上心作。”刚才讲的“增长心作”,非增长心,我们干事,干工作也是,管它呢,可有可无的事,不是说心里边想着说,哎呀,我就为了这个集体好,为了国家好。心是很重要的,你没有增上心去做,而且“更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众生,是名不定报业。”这个大家修行是这样,很多人修行懒惰,你没有增上心,我们天天说,想办法我们怎么增长五戒十善,怎么增长拜忏、增长自己的忏悔心,而且还不修习,又不发愿回向,这个叫不定报。所以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三个方面。第一不增上。第二不修习。第三不回向。如果大家修习佛法,回向错了,回向到修罗道,那也得去,一定去修罗。因为什么?我们所做的这些力量统统向那去了,跑那去了。把这个动力都用于到哪去,所以回向很重要。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者。若业于佛法僧净持戒人。及大众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愿生边地。以是愿故。即生边地。受净不净报。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边地报者。若业于佛法僧净持戒人。及大众所。不增上心施。以此善根。愿生边地。以是愿故。即生边地。受净不净报。”对于那些佛法啊、我们持戒的人啊,以及大众,不以增上心施,可有可无的,心里边躲着他得了,这个生边地报。那么现在,我觉得像闻不到佛法的地方,有可能,我们理解就是边地,对吧?你就不懂,没有因缘将来再闻佛、闻法,出离六道轮回呀!可惜了,只能在六道中轮回,这个就叫边地。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者。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中国报者。”中国报,我们这个理解也是能闻到佛法的地方,能够出离六道轮回的地方,就是中国。“若作业时。于佛法僧。清净持戒。梵行人边。及大众所。起于增上。”看见人家学佛,修行佛法,我们欢喜,同样愿意学习,而且愿意努力学习。“殷重布施。以是善根。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这些都是善根,还要发愿往生,决定发愿求生中国,“还得值佛。及闻正法。受于上妙清净果报。”能够听闻佛法,能够听闻到正法,这个就能受上妙清净果报。身心清净,身心端正,自身财物很多。这是学习佛法很重要的。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我们干了地狱的恶业,刚才讲了,跑到地狱里去的是啥人?干了这些重的、恶的身口意恶业,做完了以后呢,不觉得惭愧,反而继续做,也不忏悔。看见一些做的地狱业,心里边还欢喜。他举了个例子是提婆达多,当年在佛世界里边害佛、反对佛,自己另立新教,这就是提婆达多。这就是堕到地狱里边要尽地狱寿,把恶业在地狱里边一直受完了,才能出来。“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就是还有一种堕到地狱里边,呆一半就能出来的。怎么出呢?“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生怖畏。”后悔了,害怕了。“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不尽其寿。”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修忏悔法。把我们所造作的这些恶业,全部地发露忏悔说出来,生惭愧心,生忏悔心,把这些弃舍,发露出来,然后将来不做。这个可以我们堕到地狱还能出来。“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立即就出来。“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惭愧心。厌恶弃舍。殷重忏悔。更不重造。”这个比刚才那个程度重,就说我们做了以后赶快忏悔,忏悔的这个心呢,就要殷重地忏悔。起增上心,迅速地起惭愧心,不做。这个程度问题,这样的话,刚入地狱立即就出来。这个也举了个例子,叫“如阿阇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脱。”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国王叫阿阇世王,他杀了父亲,后来忏悔,就解了地狱。 “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业 所以说,做了重罪,堕了地狱,你的业呀,你自己要忏悔,自己惭愧,可以拔出。 【经文】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复有业不作不集。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 “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你做了恶业了,赶紧也是忏悔,将来不做,这个就是你做了以后也不集了。这个就跟我们的方法相同的,大家按照佛法拜忏、修行、念佛,把过去所作的这些恶业呀,我们后悔不做了,同时发露忏悔出来,用佛力在因地上把我们的恶业减少、转化、消除了。你没有这个恶因,将来就没有恶果。所以说佛讲了,你做了,将来也不集,不集合,不产生出这个恶果。“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你自己不做没关系,但是你劝人做,以为你没做,其实已经做了,所以你虽然说没做,但将来还是要受这种恶果。“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这个很普遍,一边自己做,一边还劝人做,干恶业,将来呀,自作也自受。“复有业不作不集。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自己不做恶业,也不教唆他人做恶业,这个将来自己就没有恶果。 【经文】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先虽富乐。后还贫苦。是名先乐后苦。复有业初苦后乐。若有众生。为人劝导。挽仰少施。施已欢喜。心无吝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富乐。是名初苦后乐。复有业初苦后苦。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贫苦。是名初苦后苦。复有业初乐后乐。若有众生。近善知识。劝令行施。便生欢喜。坚修施业。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富乐。后亦富乐。 “复有业初乐后苦。”这个人中也有,改革三十年,最初好多发财的后边都没了。“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别人劝他了,去行布施呀,学佛法呀,但是施的这个心不坚定,后边还后悔。所以这个因缘生在人中,先虽富乐,后还贫苦。是名先乐后苦。因为布施就得福报,布施是种福田,得福报。你如果说,别人劝你布施了,布施后边后悔了,那就一开始有乐,将来得苦,得贫穷。这就是心的力量。所以大家对于善法要坚定,对于善法要增上,这个就是增上。你不增上,弄弄弄,我们看别人不行善,我们退了,得了,别人不做我们别做了。没有增上的心,到一定程度,我们就要贫穷。前边布施有福,到后边就贫穷了。所以这个增上的心,后悔的心,很重要。“复有业初苦后乐。若有众生。为人劝导。挽仰少施。施已欢喜。心无吝悔。以是因缘。生在人间。初时贫苦。后还富乐。是名初苦后乐。”也是别人劝布施,一开始布施少,慢慢慢慢地觉得很好,欢喜,心里边没有后悔心,就增上去,这个生在后世,一开始可能有贫苦,但后边就福乐了。“复有业初苦后苦。”从前边到后边都苦。这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没有遇到善知识,没有人劝导。“乃至不能少行惠施。”一点儿为人民服务的事也不干,这个因缘生在人中,一开始也贫穷,以后也贫穷,一辈子贫穷。“复有业初乐后乐。”若有众生能够亲近善知识,“劝令行施。便生欢喜。”一劝心里边就觉得这个好,生欢喜心。“坚修施业。”一直坚持下去,这个因缘生在人间,一开始生下来就富足、富乐,不仅富足还欢乐。“后亦富乐。”一辈子富足,富裕欢乐。  【经文】复有业贫而乐施。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复有业富而悭贪。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复有业富而能施。若有众生。值善知识。多修施业。遇良福田。以是因缘。巨富饶财。而能行施。复有业贫而悭贪。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不能行施。以是因缘。生在贫穷。而复悭贪。 “复有业贫而乐施。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这个我们说你布施,布施错了,也有问题,你没有遇到福田。福田呢,就是我们比喻是种了种子啦,就自己能够长出、收获,那么福也是这样,也就种下了。你没有遇到福田呀,你就可怜了,你行了布施,行错了,不是福田,这个也不行。福田呢,从我们理解,你一定要让别人好,让别人受益,这个才是福田。为自己是不行的,或者说为一定的自私,现在很多人布施钱,布施的这个效果不好,没有让众生受益,这个也不行。“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你虽然也喜欢布施,但是你没有遇到福田,真正的福田,你这个将来的收获很少,所以将来也贫穷。“复有业富而悭贪。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有这种富人遇到劝,看到良福田,我们说佛是良福田,你偶尔行一次,这也很好,这也很厉害,你就能得很富裕,但是呢,很吝啬。“复有业富而能施。若有众生。值善知识。多修施业。遇良福田。以是因缘。巨富饶财。而能行施。”碰到了善知识劝他,多行布施业,而且还遇良福田,这个因缘,就巨富饶财,而能行施。打个比喻,这个比尔盖茨,这个可能全世界第一大富,大富完了以后,这一辈子呢,又去干布施的事,做这个为人民服务的事,让人类受益的事,那可想而知,他将来如果不升天,那在人中还是大富翁,跑不掉。那这里边佛讲了各种情况,分析。“复有业贫而悭贪。”就说是穷,穷还吝啬,“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不能行施。以是因缘。生在贫穷。而复悭贪。”你没有遇到善知识,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不仅穷还吝啬。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乐。而心不乐。如有福凡夫。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心乐而身不乐。如无福罗汉。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乐。如有福罗汉。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不乐。如无福凡夫。 “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乐。而心不乐。”有的人身乐,心不乐。“如有福凡夫。”这个打个比喻,咱很有福,有钱,家人很多,心不乐。“复有业能令众生得心乐而身不乐。如无福罗汉。”这佛就讲了,罗汉心里边很快乐,但是没有福报,到哪儿都没人理他,这叫无福罗汉。“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乐。”这个是有福罗汉。“复有业能令众生得身心俱不乐。如无福凡夫。”这跟咱们人中一样,没有福,身心都不乐。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命尽而业不尽。若有众生。从地狱死。还生地狱。畜生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亦复如是。是名命尽而业不尽。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尽而命不尽。若有众生。乐尽受苦。苦尽受乐等。是名业尽而命不尽。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尽。若有众生。从地狱灭。生于畜生。及以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是名业命俱尽。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不尽。若有众生。尽诸烦恼。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是名业命俱不尽。 “复有业能令众生命尽而业不尽。若有众生。从地狱死。还生地狱。畜生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亦复如是。是名命尽而业不尽。”这个也是举了个例子,一方面就说,咱从这个地狱寿命尽了,又跑到那个地狱,再去受那个地狱的苦。一个地狱结着地狱,接着来受苦,这个《地藏经》里边讲了。那么在畜牲道也是,当完牛了,当马去了,当完马又当骡子去了,就是叫命尽,但业没尽,相同的业没有尽。“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尽而命不尽。若有众生。乐尽受苦。苦尽受乐等。” 一会好像到了天堂,一会儿到了地狱了,这个就说业尽而命不尽。这个咱们人中很多呀!那天我看报纸说,教美国的CEO怎么去乞讨,呵呵……。前一阵网上看到一个就说,教美国的CEO,那过去都是极富裕的,现在教他到哪儿去要钱去。这个就是佛讲的,一会儿乐尽受苦,一会儿又是苦尽受乐,就这个比喻。“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尽。若有众生。从地狱灭。生于畜生。及以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一层一层地开始往上走了,这是业命俱尽了。这是你第一个的业和命都结束了,那么就到了下一形态了。 “复有业能令众生业命俱不尽。若有众生。尽诸烦恼。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是名业命俱不尽。”这个四圣法界,到了小果,阿罗汉四个阶段之后,这个就好办了,就基本上长寿了。能够延续下去,没有问题。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若有众生。因欲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 “复有业能令众生。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还有的咱们虽生到恶道,你看,到动物道里边,那也有长得很漂亮的,对吧?那熊猫人人都喜欢。 “若有众生。因欲烦恼。起破戒业。”我们行了什么?做了什么?破五戒十善了,做这些事儿,破戒的事儿。“以是因缘。虽生恶道。形容殊妙。眼目端严。肤体光泽。人所乐见。”“因欲烦恼。起破戒业。”这指的是什么呢?贪欲。贪欲方面的做了破戒的事儿,但其它方面还可以。这个呢,虽然堕在恶道,但形容还端妙殊胜,因为有其它的戒还在保护着,起着作用。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若有众生。从嗔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 “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形容丑陋。肤体粗涩。人不喜见。”这个为什么呢?“若有众生。从嗔烦恼起破戒业。”生气,这个就做了破戒的事儿了,生到恶道里边就形容丑陋,肤体粗涩。 【经文】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若有众生。从痴烦恼。起破戒业。以是因缘。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诸根残缺。 “复有业能令众生生于恶道。身口臭秽。”身口都很恶臭。“诸根残缺。”残疾人,这里打个比方,“若有众生。从痴烦恼。”起了破戒业了,这个因缘就生于恶道,生到那就身口臭秽、诸根残缺,成残障人。因为什么呢?做了愚痴的事了。 【经文】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 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崄谷。株杌槎菜。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嗔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鲜少。以是十业。得外恶报。 “复有十业。得外恶报。若有众生。于十不善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一者以杀业故。令诸外报。大地碱卤。药草无力。”如果咱们这个世界杀业很重啊,外边感召什么呢?这个大地都是碱卤,咱们说盐碱地、沙漠。“药草无力”你吃的药不管事儿。我们给大家传播的是一个方法,佛教基础修行方法,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弄个地方,要干点啥,不是!我们最主要的是把这个方法传播给大家,大家回家自己修,这就很好,这就很好了。家庭就是最好的道场,把我们自己的心转变过来,把家庭做道场,把我们的心做道场,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成功了。我们要怎么修行呢?佛就是反复讲了,就是用十善业,别做十恶业,你干了这些事后果,你看,佛翻来覆去就说,你随业流转,做的不合适呀,你哪方面做的较差一点,果报就来了。你因欲烦恼,破了戒了,你生到恶道的时候,你的形容还可以。但是你要因为嗔烦恼,起了破戒的业了,你堕了恶道了,完了,形容丑陋,很粗陋。你如果是因为痴烦恼做了这个恶业了,破了戒了,做了破戒的事了,你生到恶道的时候,身口臭秽,诸根残缺。这个佛反复地讲了,所以不敢做十恶。你做了十恶业,你看,咱们经常看报道说,生出两个头的羊呀,或者生出几个腿的那个什么动物,都是这些残缺。这个以前做了痴恶业,做了破戒的事儿,才诸根残缺。这个佛都讲了,都是自己造作的。那么这里就说,你做了十业了,十恶业由外感召。你做了杀生,外报是什么?大地碱卤,药草无力。吃药,药没用啊!你看这个杀生厉害不厉害?你吃了也不管用,现在医学好多都没招,好多病没招。为什么?杀业重。“二者以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如果这个世间,大家都喜欢盗,这个社会什么?蝗虫遍地。冰雹啊,霜冻啊,特别严重。这个世界就会饥馑。这个世界在哪?非洲就有,非洲就很多呀!经常你看哪个国家蝗虫遍地,粮食颗粒无收,为什么呢?偷盗业,盗业感召的。“三者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这个我们也很多呀,经常龙卷风,突然就是风雨不正常。“及诸尘埃。”老是有各种不好的尘埃,脏的东西,老是洗不净。 “四者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老说瞎话,妄语。感召的什么呢?外边的东西都很臭秽,不清净。没有说老闻香味,老是清香的,为什么呢?妄语。“五者两舌业故。”两舌就是挑拔离间的话,感什么呢? “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峻崖崄谷。”就是峭壁,还有很险恶的土地。“株杌槎菜。”就说看的那些树,都长得奇奇怪怪的,快死了。菜都是那种苦菜呀,不好吃的菜等等。就是两舌我们感召的这些。“六者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就像沙漠,因为什么呢?恶口,大地都变得很粗,变得没有细腻,不能够滋生非常欢喜的东西,因为什么?恶口啊!“七者绮语业故感生外报。令草木稠林。枝条棘刺。”你如果说绮语,说些奉承的话等等,感召什么呢?外边的草木、树木、枝条都有刺,走哪儿划一道。“八者以贪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你贪,那么感召这些庄稼生出来的果实细、很小,不饱满。“九者以嗔业故。感生外报。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因为这些嗔恨心,我们生出来的这些果实呀、树木呀、吃的东西呀,发苦。“十者以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获鲜少。”你邪见,经常传播不正确的说法,你感召的这些苗稼是什么呢?秕子。生长都是秕子,不实,没有。收获啊,收不了多少斤。 【经文】复有十业。得外胜报。若有众生。修十善业。与上相违。当知即获十外胜报。 “复有十业。得外胜报。”这个相反,做的外边比较殊胜。“若有众生。修十善业。与上相违。当知即获十外胜报。” 【经文】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三者处众无畏。四者天人爱护。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这个后边讲礼佛塔庙有功德。“一者得妙色好声。”我们得这个色声很美妙,发出的声音很好。如果是我们搞音乐的,礼佛塔庙,可以得这个。“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你说什么话,人家都信。“三者处众无畏。”在人中呆着,你就不怕。“四者天人爱护。”这个护法。“五者具足威势。”你就有势力,到哪里呀,自然就有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进一步了,有威势的众生,有势力的众生过来亲近你。“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这是很重要的,礼佛塔庙呀,真诚心地礼佛、敬佛,十种功德。这个佛的功德是最大、最圆满的,所以礼佛及塔庙(塔庙就是佛的代名词),都有好处。所以我们平时不离佛。我们这个方法也是,读《地藏经》,《地藏经》里边全是佛,拜忏,八十八佛,念阿弥陀佛,更不离佛,永远不离佛。经常地礼佛塔庙,行忏悔,礼拜,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地藏七拜忏,我们就向佛跪拜,经常是很服舒呀,拜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越来越服舒,身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轻,为什么?佛力加持,佛力加持呀!加持我们消除业障,身心清净,身心特别地愉快。所以礼佛塔庙这个功德非常大。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七者恒为上首。修习善业。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给佛的上边弄个宝盖,这个在庙里大家都看过。“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我们在人中,就好像我们能保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不管在哪,烦恼的地儿,我们身心都很安稳。不会起烦恼心,不停地起烦恼,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恼害得不得了,受不了。 “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谁都敬重你,没有人敢轻慢你。“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 转轮圣王是佛教的一个概念,就是有非常多的福报,有七种转轮的圣相,就是这个特征,才能做转轮圣王,福报特别地大。“七者恒为上首。修习善业。”你修行善业的时候,老是排在前头,座上首。“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你看,修礼佛塔庙、奉施宝盖,最终都归结到速证涅槃,为啥呢?向佛学习,成佛,最终成佛。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幢。国王大臣。亲友知识。恭敬供养。二者豪富自在。具大财宝。三者善名流布。遍至诸方。四者形貌端严。寿命长远。五者常于生处。施行坚固。六者有大名称。七者有大威德。八者生在上族。九者身坏命终。生于天上。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缯幡。得十种功德。”缯幡就是一般我们写着“南无地藏王菩萨”那一类的装饰。“一者处世如幢。国王大臣。亲友知识。恭敬供养。”你在世中就好像一个标准,国王、大臣一切都来恭敬、供养你。“二者豪富自在。具大财宝”你在世中也是豪富人家,有钱、有自在,具大财宝。“三者善名流布。遍至诸方。” 善名到处流芳。“四者形貌端严。寿命长远。五者常于生处。施行坚固。”你到哪儿,生在哪儿,或是长在哪儿,“施行坚固”,老做布施的事。“六者有大名称。七者有大威德。八者生在上族。”一听这个就是有来头。“九者身坏命终。生于天上。十者速证涅槃。”这个是奉施缯幡的十种功德。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一者得梵音声。二者有大名闻。三者自识宿命。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五者常有宝盖。以自庄严。六者有妙璎珞。以为服饰。七者面貌端严。见者欢喜。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钟铃。”敲钟,摇的铃。有十种功德。“一者得梵音声。”我们唱歌的可以学这个,得梵音声。说话的声音就像梵音,说的梵音最好听。“二者有大名闻。”因为你敲钟呀,摇铃呀,可以声音远播,所以布施了这个,你就有大名闻。世中都知道你的名字。“三者自识宿命。”自己知道过去的来头。“四者所有出言。人皆敬受。”这个是个力量,你说出的话,人家就喜欢听,而且还爱戴你,敬重你,恭敬地接受。“五者常有宝盖。以自庄严。”你自己经常有各种装饰,自然就有,来庄严自己。“六者有妙璎珞。以为服饰。”这个就说装饰。身上很多装饰,自然有妙璎珞,以为服饰。“七者面貌端严。见者欢喜。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钟铃得十种功德”这都跟佛有关。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衣服。” 奉施衣服,现在我们也经常看网上呀、QQ呀,有这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这个女同胞可以看。“三者尘垢不着。”经常身体很清、很净,不会脏。“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我们自然就有非常好的衣服,去得到,获得。“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这个更多的是心里方面。我们平时为人处世、做事,心里能够有惭愧的心,有谦虚的心,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器。二者得善法津泽。三者离诸渴爱。四者若渴思水。流泉涌出。五者终不生于饿鬼道中。六者得天妙器。七者远离恶友。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器皿。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器。”这个也很重要,我们在人中,经常说不成器,对吧?这个孩子不成器。你不成器就做不成事儿。处世如器。你处世如果说成大器,那行了,能成就大事业。“二者得善法津泽。”你奉施了器皿,经常有善法来灌输,经常学到善法,能听到善法。“三者离诸渴爱。”我们经常说爱了谁,爱得死去活来的,这个也有问题。因为爱呀,后边就苦,一定是这样。你得不到就苦。“四者若渴思水。流泉涌出。”多会儿渴了,这个泉水自然就冒出来了。过去有很多的这个事例,很多的修行大德呀,他们到哪里,泉水自然就涌出,有这个现象。“五者终不生于饿鬼道中。六者得天妙器。七者远离恶友。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一者得命。二者得色。三者得力。四者获得安无碍辩。五者得无所畏。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七者众人爱乐。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若有众生。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饮食。”吃的,喝的。“得十种功德。一者得命。”有命,长命。“二者得色。”色就是我们的面貌。各种的物质,形色。“三者得力。”有力。“四者获得安无碍辩。”个人说什么话,比如说疑问,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别人认为你说得没错。“五者得无所畏。”没有什么可怕。“六者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不会说我干什么事儿,干不下去了,懒惰、懈怠。“七者众人爱乐。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靴履。一者具足妙乘。二者足下安平。三者足趺柔软。四者远涉轻健。五者身无疲极。六者所行之处。不为荆棘瓦砾损坏其足。七者得神通力。八者具诸给使。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靴履。”就是鞋,鞋子的意思,得十种功德。“一者具足妙乘。” “妙乘”从现在来说,咱们就是宝马,奔驰了。 “二者足下安平”到哪自然就安静,平安、安乐。“三者足趺柔软。”这个每个人都不同呀,有的人脚上老长厚茧子,还修脚,长鸡眼。为啥?没有奉施靴履呀!你奉施了以后,你这个脚就很柔软,不会有这个问题。“四者远涉轻健”你走远路很轻健,很容易去。“五者身无疲极。”身体不容易疲劳。“六者所行之处。不为荆棘瓦砾损坏其足。”走到哪,这些瓦砾呀,不会把脚伤了。“七者得神通力。”这个大家想得神通力,想有神通,这里讲了,奉施靴履。“八者具诸给使。”你经常身边的想使用器物呀,会自然就够。“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靴履得十种功德。”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这个咱们普遍,上香呀、买花呀,用花来供佛。“一者处世如花。”前边讲的主要都是供佛,供佛的器皿、衣服、饮食、靴履、香华,这都是指供佛,跟佛有关的。当然咱们这个再扩而大之,就是为众生,为公物,这个都没问题。奉施香华也有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我们在武汉有个同修,写了篇日记在网上,他一修行就有花香,各种香味,包括饭香、花香、檀香,他自个已经无数的香味都闻过了,包括晚上睡觉,嘴里边就是檀香味。显然,这里佛讲了,奉施过香华。供佛香华,闻到香味了。“二者身无臭秽。”走哪儿,没有身体的这个味道。“三者福香戒香。遍诸方所。”福香,有福报。你像比尔盖茨,人家就是福香。戒香就是我们修行的大德,遍诸方所,谁都知道。“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到哪儿,鼻子嗅觉没问题。现在的人,有人嗅觉有问题。因为你奉施了香华,嗅觉没问题,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世中人人都敬爱。“六者身常香洁。”身体经常自己就很干净,“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经文】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三者得于天眼。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五者除灭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奉施灯明。”点灯。“得十种功德。一者照世如灯。”我们在人世中就好像一盏灯,给人能指明道路。“二者随所生处。肉眼不坏。”到哪儿眼睛没事,眼睛不会瞎。“三者得于天眼。”想得天眼,你点灯供灯,以后会有。“四者于善恶法。得善智慧。” 善恶一来,我们立即就知道了。哪个不对,哪个好,立即就分清楚了,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楚,但是你奉施灯明可以。“五者除灭大闇。”这个我们人中,有很多大闇的时期,很愚昧的时期,这就是大闇。“六者得智慧明。七者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闇之处。”你在世中,老是在清净光明的地方。“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经文】若有众生。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一者得胜福报。二者生于上族。三者得胜妙色。四者得胜妙声。五者得胜妙盖。六者得胜妙辩。七者得胜妙信。八者得胜妙戒。九者得胜妙多闻。十者得胜妙智。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你老恭敬合掌,也有功德。“一者得胜福报。二者生于上族。三者得胜妙色。四者得胜妙声。五者得胜妙盖。”宝盖。“六者得胜妙辩。”辩论,口才。“七者得胜妙信。”你信什么,很重要,你信的不对了,就跑偏了,跑到邪教里边。“八者得胜妙戒。”戒律。“九者得胜妙多闻。十者得胜妙智。”智慧。“是名恭敬合掌得十种功德。”你看,恭敬合掌也得十种功德,基本上都涵盖了。从六根的色声香味触法里边全涵盖了,这个有佛啊,这里面讲了,翻来覆去,从方方面面给大家分析十善业的情况,好处和弊端。做十恶业的弊端,翻来覆去地讲。所以说,大家修行一定要懂,千万你十善业啊,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修十善,念念要增长,你不能说不增长,平平淡淡,这个不行。修十善业念念增长,而且不容毫分不善夹杂,长勤思惟观察善法。这个尤其是心,身口意里边的意。意做到了,你嘴里说呀、做呀,自然就会做了。意里边要经常观察,我们说用这个五戒十善要观照自己的身口意。观照身口意,很重要啊!观照身口意,让身口意都能符合五戒十善。就是《十善业道经》里边说的,就令善法念念增长,增长了以后呢,还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如果说有毫分不善夹杂进去了,前面就讲了,就开始有麻烦了,方方面面的麻烦就来了。你做一点儿,恶业就出来了。哪方面一夹杂,比如说两个善没做到,两个恶就来了,通通这样。最后讲的奉施,佛的方方面面讲的都是什么?为别人服务,为别人、为众生奉献,你就能得十种功德,最终成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