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8日 |
![]() |
17)毛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最后,讨论一下张戎全书的主题:毛至少跟希特勒一样坏。我们从三个方面比较:对外国,对自己治下的人民和对政敌所造成的客观伤害及主观动机。
(1)对外战争:希特勒侵略了大半个欧洲,导致五千万人死亡。
毛的记录:50年代毛受北朝鲜政府邀请出兵朝鲜。60年代毛受北越政府邀请秘密出兵北越。两次出兵中国均在家门口与不远万里来保卫自由世界的国家作战,并在交战对方离开之前先期撤回中国。1962年毛出兵印度,因为“中国不承认英国人在殖民地时期所划定的边界” (486页)。速胜后几天之内,毛命令部队单方面全部撤回原边界线内。1969年中苏之间爆发冲突,在“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 . . 中国军队的伏击造成32名苏军阵亡” ,而“苏方对该岛的主权是根据不足的” (570页)。在其整个统治期内,毛没有把一块土地纳入中国版图。
(2)百姓生死簿:希特勒下令处死数百万犹太人,共产党和左翼人士,耶合华见证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和其他“不适宜生存的人”。
毛的记录:镇反杀70万,但相当大部分被杀者与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军事和暴力行为有关(详见11节)。毛统治下监狱和劳改场犯人死亡可能数目不小,但这主要由于社会历史大环境造成,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毛负有个人责任(详见12节)。大饥荒可能造成了近千万人非正常死亡(并非饿死),毛应对导致饥荒的重要条件,即左倾浮夸的政治风气负责,但无证据显示毛知道灾情而见死不救(详见14节)。毛发动的文革可能造成近百万死亡(包括大量受迫害时正常死亡但被列为“受迫害致死”的)。张戎有证据表明这是毛的失误,无证据显示这是他的本意(详见15节)。
(3)迫害政敌:这应是最有意义的比较,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两个独裁者的个人责任皆无法推卸。可惜从希特勒那几乎找不到什么例子来比较,因为基本上没人有机会成为他的政敌。不过我们知道他下令枪杀了早期的纳粹党同伙劳恩,罪名据说是同性恋。他还迫使最优秀的德国将军隆美尔自杀,因为他被怀疑牵涉进一场未遂政变。当然,希特勒还杀了策划暗杀他的斯道芬伯格和他的同党。没有一个希特勒的政敌在纳粹德国寿终正寝的例子。
毛的记录:根据张戎所述,毛当权后的第一个政敌张国焘,1938年叛逃到国民党方面去了(220-1页)。第二位王明被毛搞垮后曾留在党内,1974年死在苏联(357页)。第三位高岗1954年自杀(405页)。第四位硬汉彭德怀1959年挨批后“被软禁” (470页),1974年死于直肠癌(557页)。第五位刘少奇1969年在迫害中病死,几乎无人护理(556页)。第六位林彪1971年在外逃中死于飞机坠毁(582页)。对最后一位邓小平,“毛只能妥协,让他与亲人住在舒服的家里” (649-50页)直到毛自己去世。
以上所有政敌里,没有一位被处死。也没有任何人因与毛的政敌牵连而被处死。即使是最你死我活的林彪一案,“包括策划暗杀毛本人这样的事都发生了,可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竟然也没有处决一个人” (586页)。
让我们看看毛是怎样“迫害他最恨的人”(548页)刘少奇的。“毛的奴仆周恩来向中央作的报告把刘定为‘叛徒内奸工贼’ ,并建议判处死刑。但毛反对,正如他否决了刘夫人的死刑。他要的是慢慢地折磨致死” (555-6页)。可是,刘的罪名在69年4月的九大上宣布,而刘“死于1969年11月12日” (556页)。并不怎么慢 。而刘夫人王光美“慢慢地折磨致死” 过程不仅在毛统治下持续了10年,而且直到今天还没结束,快40年了。这也太慢了点。如果毛真想让她死,不管什么死法,10年牢狱后的健康状况也不会允许她享此长寿吧。
再让我们看看毛是怎么给刘少奇按罪名的。张戎提到毛要把刘打成特务。“专案组发现自己处于进退两难之中,捏造证据与搞不出证据同样危险。有一次,专案组宣称刘在1946年希望美军入侵中国,还为此打算与杜鲁门总统见面。毛说:‘提出这种说法,是把我们当成傻子。让美军大规模入侵?连国民党也不会同意’ ” (555页)。结果,刘的特务罪名最终没能成立。
张戎没有提出刘的哪个罪名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按上去的,也没有提到刘的专案组用刑讯逼供过任何证人。当然,毛的个人偏见是造成刘少奇冤案的主要原因。但张戎的材料尚无法证明毛是故意诬陷。
这一节的讨论足以否定张戎把毛与希特勒相提并论的说法。所以,张戎此书的基本结论,在有理智不带偏见的人看来,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实际上,张戎书里自相矛盾之处远远不止这17点,本文只挑其中重要的点到而已。正如前言引述的几位西方学者所说,即使书中有些言之有据的观点,也都是别人早就提过的,而张戎大都没有说明,当成自己的原创了。除此以外,真正属于张戎的独创观点,都可以轻易驳倒。限于篇幅,不可能把这些无稽之谈一一列举,剩下的“打假”工作留给感兴趣的读者们,作为消遣。
张戎此书的中文版预计2006年初面世,届时希望中国政府让它与国内读者见面,使大家都能欣赏一下西方最推崇的中国作家的真实水平。其实,最好能让张戎的《鸿》,李志绥的《回忆录》等书都在大陆公开发行。只有如此,中国人才能逐渐培养出鉴别真伪的能力。
张戎简历:
根据其自传《鸿》所述,张戎69年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西部山区插队。但她在那只待了26天。期间所干过的较重农活是上山背柴,她自己感觉背了63公斤,而现场称量结果为2.25公斤。然后她以伪造证明的方式转到成都郊区。在此期间她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城里,在农村时也很少干农活。71年张戎母亲通过后门将其调入成都国营工厂。73年再经其母的关系进入四川大学外语系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由于其母的积极活动得以留校任教。78年在其母干预下获得公费资助到英国留学。